路见不平,拔刀相救的成语故事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基本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暂未找到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路见不平,拔刀相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日甚一日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回光反照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贫贱不能移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到此为止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