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
词语解释
竹帛[ zhú bó ]
⒈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
引证解释
⒈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
引《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⒉ 引申指书籍、史乘。
引《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国语辞典
竹帛[ zhú bó ]
⒈ 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
引《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近竹素 书籍
英语bamboo and silk writing materials (before paper)
法语bambou et étoffe de soie (sur lesquels on écrivait), livres
最近近义词查询:
当然的近义词(dāng rán)
初步的近义词(chū bù)
合拢的近义词(hé lǒng)
年岁的近义词(nián suì)
调换的近义词(diào huàn)
演出的近义词(yǎn chū)
报告的近义词(bào gào)
及第的近义词(jí dì)
执掌的近义词(zhí zhǎng)
特别的近义词(tè bié)
这样的近义词(zhè yàng)
引子的近义词(yǐn zǐ)
不成的近义词(bù chéng)
打针的近义词(dǎ zhēn)
认为的近义词(rèn wéi)
护理的近义词(hù lǐ)
特意的近义词(tè yì)
恐怕的近义词(kǒng pà)
势力的近义词(shì lì)
佛教的近义词(fó jiào)
盘查的近义词(pán chá)
防止的近义词(fáng zhǐ)
充沛的近义词(chōng pèi)
切合的近义词(qiè hé)
首都的近义词(shǒu d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